老大夫猛地停下捻胡须的动作,睁开眼睛,对着众人说道:“老太太这脉象啊,实在怪异。
时而迟缓无力,微弱得就像风中残烛,几乎都快摸不到了;时而又突然焕发出一股强劲的力量,搏动有力,节奏分明,仿佛体内藏着无尽的生机与渴望。
唉,我行医四十载,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脉象。
我先回去翻翻医书,看老太太目前这情况,一时半会儿没什么大碍,明天这个时候我再来复诊。
”说完,他对着易中海点了点头,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,而后又转头对傻根奶奶说道:“老人家,您先好好歇着,是我医术还不够精湛,得回去查查医书。”说罢,便转身走出了房门。
易中海赶忙跟了出去,一出门,他满脸焦急地再次问道:“大夫,到底怎么样啊?
老太太还能有多少时日?”老大夫停下脚步,转过头,目光沉稳地看着易中海,缓缓说道:“老人家一时半会没什么事。
只是这脉象实在是太过奇特,我得回去仔仔细细地研究研究。
你也别过于忧心,我行医四十载,虽说没闯出什么响亮的名堂,但一般的疑难杂症也确实见过不少。就拿老太太这脉象来说,实在是古怪得很,所以我才没敢贸然用药。
等我回去研究一番后,明天再来。而且就老太太目前的状况,吃不吃药在这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。”说完,老大夫不顾易中海的挽留,径直扬长而去。
回到屋里,傻根奶奶接过傻根递过来的面条。
傻根本打算亲自喂奶奶吃,可傻根奶奶摆了摆手,示意自己来。
她接过面条,拿起筷子,便往嘴里扒拉起来。那吃相如风卷残云一般,仅仅十来分钟,一大碗面条就被她吃得一干二净。
吃完后,她打了个响亮的饱嗝,满脸惬意地说道:“舒坦。”接着,她对着傻根说道:“孙子,给奶奶穿鞋。”
傻根奶奶年轻的时候就是个风风火火、见过世面的人。当年傻根他爹和娘去世后,若不是她果断地卖掉家业,带着傻根来到四九城讨生活,祖孙俩又怎能在这复杂的世道里生存下来呢?在群狼环伺的艰难环境下,她愣是凭借着自己的果敢和坚毅,撑起了这个家。
傻根二话不说,蹲下身为奶奶穿上鞋,而后小心翼翼地扶着奶奶,朝易中海家的堂屋走去。
傻根奶奶在傻根的搀扶下,缓缓走进易中海的堂屋。屋里的众人一看到她进来,纷纷站起身来,热情地招呼道:“呦,您老人家来了,快坐呀!”
然而,傻根奶奶并没有坐下,她先是目光缓缓地环视了一圈屋里的人群,满含感激地说道:“老太太我呀,要对你们说声谢谢,真的太感谢你们了。
我这些年脑子不清醒,多亏了大家伙的帮忙。
学明家的,世魁家的……”说着,她点名道,被点到名的妇女,像大力娘(学明家的)、贾张氏(世魁家的),都恭敬地叫了一声“婶子”。
最后,傻根奶奶目光落在王秀兰身上,说道:“秀兰呐,傻根拜了你做干娘,你和中海两口子以后就是傻根的亲爹亲娘了,往后傻根还得靠你们多帮衬着呀。”
说完,老太太缓缓弯下腰,郑重地往下鞠了一躬,接着说道:“老太太我也没什么别的,只能给你们鞠个躬表示感谢了,你们可千万别嫌弃。”
“老太太,用不着这样啊!”“是啊,老太太,咱们都做了多少年的邻居了,远亲还不如近邻呢,哪能让您行这样的大礼。”众人纷纷说道。
傻根奶奶直起身,再次对着大家说道:“我这些年啊,心里头清楚得很,我们老李家那是修了八辈子的福,才能住到咱这个院子里,和你们这些好邻居相处。
要不是你们这些高邻平日里的帮衬,我们这孤儿寡母的,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呢。”
新斋书院